东营“黄河号子”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,老船工传承百年航运记忆

东营新闻网 阅读:1 2025-05-10 14:13:23 评论:0
东营“黄河号子”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,老船工传承百年航运记忆

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,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航运通道。近日,东营“黄河号子”这一承载着百年航运记忆的民间艺术形式,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
黄河号子,又称“黄河船工号子”,是黄河船工在长期的航运实践中,为了鼓舞士气、协调劳动、传递信息而创作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。它以黄河为载体,传承了黄河文化的精髓,是黄河航运文化的瑰宝。

东营“黄河号子”历史悠久,起源于明朝,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在漫长的航运过程中,黄河号子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韵味。它以激昂、豪迈、粗犷的旋律,展现了黄河船工们顽强拼搏、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。

近年来,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,黄河号子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。然而,东营的老船工们并没有忘记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。他们组队传唱,致力于将黄河号子这一百年航运记忆传承下去。

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黄河号子,东营的老船工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。他们走村串户,深入基层,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。同时,他们还积极与学校、文化部门合作,将黄河号子纳入课堂教学,让年轻一代了解并喜爱这一传统艺术。

在传承过程中,老船工们不断创新,将黄河号子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,使之更具时代感和生命力。如今,黄河号子已成为东营地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。

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是对东营“黄河号子”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高度认可。它不仅为东营的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据悉,东营市将以此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黄河号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。一方面,加大对老船工的扶持力度,鼓励他们继续传唱黄河号子;另一方面,通过举办各类活动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。

东营“黄河号子”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,不仅是对老船工们辛勤付出的肯定,更是对黄河航运文化传承的肯定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这一百年航运记忆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东营新闻网集新闻、政务、民生、文化于一体,以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全方位资讯,打造东营市民“指尖上的城市指南